首先你需要明白CIER指数是什么?
CIER指数=市场招聘需求人数/市场求职申请人数。CIER指数大于1时,表明就业市场中劳动力需求多于市场劳动力供给,就业市场竞争趋于缓和,就业市场景气程度高,就业信心较高;当CIER指数小于1时,说明就业市场竞争趋于激烈,就业市场景气程度低,就业信心偏低。
现在可以开始了
按行业来看
得益于“互联网+”的跨界结合理念的不断推广,互联网/电子商务、基金/证券等新兴服务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;但能源/矿产等传统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差。
CIER指数较高的行业主要包括互联网/电子商务、基金/证券、保险、教育/培训等行业,这些多属于互联网、金融及教育等新兴服务业,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推广和“互联网+传统行业”的跨界融合,加大了对高新科技人才的需求量。
就业景气较差的行业主要包括会计、航空/航天、能源/矿产、跨领域经营和电气/电力等,这些行业主要为传统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,经过就业市场的长期发展,人才存量及供给量较多,但由于行业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面临改革转型,对于人才的招聘需求有限,因此形成就业岗位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,造成较大的求职竞争压力,就业形势相对严峻。
按企业性质来看
民营、股份制及合资企业的CIER指数较高,国企及外商独资企业等CIER指数较低,就业景气程度不高。
2015年第四季度不同性质企业的CIER指数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民营企业、股份制企业、合资企业、国企、外商独资、事业单位及上市公司。
其中,民营企业的需求人数要远高于申请人数,使得CIER指数相对较高。另外股份制及合资企业也在人才供需总量方面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,表明这些企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;国有企业、外商独资、事业单位及上市公司在人才供需总量方面处于劣势,CIER指数较低,表明这些企业的就业形势较差。
按城市等级来看
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人才需求旺盛,2015年第四季度的在线招聘职位数均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7%以上,主要集中在基金/证券/期货/投资,交通/运输等行业上。新一线和一线城市的增长幅度分别为8%及7%, 保持平稳且放缓的增长趋势。
从2015全年数据来看,一线、新一线城市及二线城市人才需求放缓,但整体仍是吸纳就业人员的中坚力量。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未能延续2014年整体高增长的用工需求,这也和当地企业所受系统长期的国家扶植政策时间较短有关。
未来,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及城市的规划的进一步深入,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的发展势头将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。
按企业规模来看
小微型企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,对于人才招聘需求量较高;而大中型企业面临着企业制度改革和业务调整的压力,对于人才招聘需求的数量有限,因此就业形势相对紧迫。
数据显示,2015年第四季度,小型企业(企业规模人数20-99人)人才需求超过全国增幅(10%),达到11%。微型企业(企业规模人数20人以下)用工需求同比猛增49%。
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,小微企业获得政府越来越多的政策、资源、甚至资金配置的倾斜。小微企业在扩大就业、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总体来看,2015年CIER指数全年下降,就业景气程度持续走弱,2016年又是否会大逆转?
基于CIER指数周期成分的预测显示,2016年全年CIER指数周期成分持续走低的概率极大,但下行速度将小于2015年。准备在2016年跳槽的你,还是应慎重考虑,毕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。
以上来源:人民网、智联招聘
相关新闻:
就业市场景气指数 行业间就业形势最高差38倍
新文化讯(记者 黄艳丽) 日前,智联招聘发布的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,2015年第四季度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供不应求格局,但就业景气程度不容乐观。基于招聘需求回升、求职申请有所下降等因素,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从三季度的1.96小幅回升至2.09。剔除季节成分和趋势成分后,就业市场景气指数全年下降,就业景气程度持续走弱。
值得注意的是,各行业的就业形势存在较大差异。得益于“互联网+”跨界结合理念不断推广,互联网/电子商务、基金/证券等新兴服务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;但能源/矿产等传统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差。从46个行业2015年第四季度就业市场景气指数来看,景气指数最大的行业(互联网/电子商务为7.67)为最小的行业(会计/审计为0.2)的38倍。
报告显示个体私营经济成吸纳就业主渠道
作者:高敬
国家工商总局牵头的“个体私营经济与就业关系研究”课题组近期发布的《个体私营经济吸纳就业状况与走势预测报告》指出,个体私营经济是我国吸纳就业的主渠道,全国三分之一就业、城镇新增就业的90%都集中在个体私营经济部门。
据统计,截至2015年底,全国登记个体工商户由2011年的3756.47万户增长到5407.92万户,增长43.96%;私营企业由2011年的967.68万户增长到1908.23万户,将近翻了一番。2014年商事制度改革以来,新登记私营企业每年以超过23%的速度增长。
工商总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司调研员汤正涛介绍,个体私营企业总量增加,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。到2015年底,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由2011年的7945.28万人增长到11682.2万人,增长47.03%;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由10353.6万人增长到16394.86万人,增长58.35%。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.81亿人,仅商事制度改革以来的两年中,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就增加6219.76万人,约占总数的22.06%。
他表示,近几年来,特别是推进进一步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改革以来,个体私营经济总量持续增长,吸纳就业能力持续提高,吸纳就业的渠道更加拓宽。个体私营经济吸纳就业“蓄水池”作用日益凸显。(记者高敬)
2016就业形势分析 互联网行业供不应求会计审计最差
上一篇:汉能李河君 首富汉能李河君悬了?5月痛失千亿市值如今又领“停牌令”
下一篇:买房流程及注意事项 买房注意事项买房注意要点